國電民權發電廠(原煤倉堵煤改造)
國電民權發電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民權縣,電廠規劃容量為320萬千瓦,是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在豫控股建設的第一個百萬千瓦電廠。一期兩臺60萬千瓦國產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于2006年9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,1號、2號機組分別于2008年8月23日和2008年11月6日正式投產發電,順利實現了2008年“雙投”目標。
該廠原煤倉為鋼結構圓錐倉,自08年投產以來一直存在較嚴重堵煤問題(圖1),如圖煤倉上有明顯的敲打痕跡,嚴重時會出現斷煤。
|
|
(圖1 原煤倉) |
(圖2 原煤倉) |
這是河南某公司在插板門上方加裝了旋轉清堵裝置(圖2),但由于旋轉清堵裝置不能對原煤倉出料段實施清堵,再有清堵刮刀是焊在原煤倉出料段內壁上,在最容易堵煤的地方又增加了新的堵點,而且產品在技術、工藝上還不成熟,安裝以后未能起到清堵效果,經過近半年的維修改進,依然未能見效,民權電廠最終決定將其拆除。之后電廠無奈安裝了空氣炮、振打器等傳統清堵設備,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清堵作用,但主要還是依靠人工敲打倉壁。
2014年年初,民權電廠為了降低運營成本,提高經濟效益,決定大比例摻燒低價煤泥,然而煤泥水分高、粘性大,造成原煤斗頻繁堵煤、斷煤,以往的清堵裝置已不能滿足需求,現場搶修只能依靠人工,耗費專業人員太多精力,嚴重影響鍋爐帶負荷能力,給民權電廠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。為盡快解決嚴重的堵煤問題,民權電廠鍋爐專業人員對清堵裝置市場進行了廣泛調研,并到多家電廠進行實地考察,最終選擇了我公司活化清堵裝置。經過我公司技術人員對民權電廠原煤倉的實際測量和分析發現,現場的堵煤主要在插板門上下2米區域范圍內,該區域的特點是倉截面由大到小,反映到煤流就是受到的向上的摩擦阻力和內部擠壓力越來越大,容易產生結拱、貼壁等現象。另外在下端產生堵煤之后,堵煤的部位會慢慢往上延伸,直至原煤倉上部,這也是上部直徑較大的倉段會發生結拱的主要原因,加之摻燒煤泥后,物料含水量、粒度變化較大,加重了堵煤現象的發生。
我公司技術部同電廠鍋爐專業人員,進行多次溝通和交換意見后,決定加裝我公司成套活化清堵裝置,該裝置分為上、中、下三部分,最上部是倉旋轉清堵裝置及過渡倉,最大直徑1.5米左右,通過流線型過渡段與原煤倉良好銜接;中間部分是我公司自主設計研發的特定式插板門;最下部是對落煤管起清堵作用的刀旋轉清堵裝置。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電廠搞配煤摻燒,對煤倉防堵裝置的功能要求提高了,我公司經過多年來對諸多電廠堵煤情況的分析,設計、制造出成套活化清堵裝置,通過這種上、中、下三段式結構,有效地突破了單個旋轉倉對煤倉根部清堵的局限性,實現了落煤管與原煤斗下部清堵的無縫對接,可對給煤機以上至倉旋轉上部這一堵煤重災區實施全方位清堵,保證煤流始終順暢流動,杜絕斷煤現象的發生。
![]() |
![]() |
(圖3 煤倉改造后) |
我公司分別于3月25和3月29日前成功完成民權電廠1#爐B、D煤倉加裝活化清堵裝置工程(圖3),當月電廠煤泥摻燒任務是35000噸,B、D倉剛運行便進行全倉摻燒煤泥試驗,清堵效果非常明顯,得到電廠上下一致認可,由于清堵裝置的及時加裝,電廠成功完成了摻燒任務,在短短的幾天內加裝清堵裝置的兩臺倉完成了近10000噸的煤泥摻燒任務,間接為電廠節約了60萬元燃煤費用。電廠決定在原有基礎上再加裝活化清堵裝置6套,于6月底安裝完畢,目前現在8臺設備均已正常運行,為民權電廠完成煤泥摻燒計劃提供了充分保障。
附件 《客戶使用效果評價》
